当前位置:12345分类目录 » 文化教育 » 爱好 » 书法艺术 » 站点详细

分享到QQ空间中国篆刻家网

  • 2345人气指数
  • 4PageRank
  • 百度权重百度权重
  • 1235877AlexaRank
  • 0入站次数
  • 13出站次数
  • 2018-11-09收录日期
  • 2022-06-27更新日期
  • 中国篆刻家网

  • 0.0.0.0

  • 点此联系站长QQ
  • [认领网站][访客留言]

  • 岭南印社于1992年春节筹建。1992年春节,汪新士先生自海南三亚至广州,寓番禺大石李海家中,与屈平共议印事,三人研究为弘扬印事,以结社为宜,于是商讨成立岭南印社。议定由李海牵头,汪先生担任印社名誉社长兼导师,屈平暂负一些对外联络事宜。汪先生随即题写“岭南印社”社名篆书条幅,并于1992年11月26日在广州注册,同年12月将社址移至广州市海珠区瑞宝村。1993年10月,汪新士先生赴杭州出席西泠印社九十周年纪念会议,受李海、屈平委托,由先生当面聘请西泠印社老前辈及部份著名篆刻家为岭南印社导师及顾问。他们是:名誉社长兼导师:汪新士先生,导师及顾问:钱君匋、徐家植、王京盙、叶一苇、刘江、韩天衡、林乾良、傅嘉仪。岭南印社自筹建之日起,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正式举行成立大会,仅以各种书画交流方式或传授篆刻技法在广州地区活动。由于袁敬渊、陈正一、易福平、路钦、朱寿松等人极力推动,2003年春印社活动正式启动。岭南印社于2003年4月6日在广州市惠福西路五仙观举行第一次理事活动。会议推举李海为社长,袁敬渊为常务副社长,梁振愚、周南海为副社长,路钦为秘书长,屈平、陈正一、张晓东为副秘书长。印社于2008年11月23日举行第二届理事会,推荐曲斌为社长,李海任执行社长,社址变更到广州市白云区九太路2888号大院2号楼。岭南印社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广州市民政局正式批准成立的学术社团机构。岭南印社理念:倡立岭南印派,为继承和发展岭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实现传播优势广东、强盛广东的目标而构筑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展示岭南篆刻学术和实践创作水平。为进一步加强实现理论和创作并进的立社宗旨而设立岭南艺术节。以打造岭南艺术大讲堂、岭南学堂、印说岭南、岭南说印、岭南红等品牌项目为主旨来推动岭南地区印学理论和篆刻艺术的发展;为更好地弘扬岭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传播文化优势广东、强盛广东;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印社方针为指引;以设立“红棉杯”,实施“红棉奖”为动力,而达到与全国各地同道交流的工作常态。岭南印社精神:1、继承创新;2、走出去,请进来;3、耕种试验田。业务范围:开展篆刻咨询服务;篆刻知识培训;专业展览;学术交流;篆刻理论著作及篆刻作品收藏、鉴赏、鉴定。本社设有:岭南印学研究中心、岭南印学美术馆、秘书处、宣教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篆刻委员会;书法委员会、国画委员会、鉴藏委员会、发展(国学)委员会;展览部和咨询服务部。

    岭南印社记:
    岭南之有印社,亦如西泠之有印社也。壬申元日,汪新士倡始,迄至今兮,二十有四年矣。其间,聘西泠前辈、当今印坛耆宿大贤钱君陶、徐家植、王京盙、叶一苇、刘江、韩天衡、林干良、傅嘉仪等于首座,教授以大法。设篆刻创作研究之平台,秉印学发展传承之理念。于是,印社构成。如今鹊起于中华印坛,承载岭南之印学,使人瞩目。

    之于印学,时人未之许也。篆刻之为制,非小道也。回溯发端,古人云:“肇始殷商,而盛于秦汉。此后,踔万风发,连绵相属。有遵矩守规,不稍苟率者。有瑰诡纵荡,穷态尽变者。有纯任自然,如天籁之适意者等。凡千百余种,渊泫溟澄,令人难测其涯矣。”何能以小道薄之耶。

    自元人吾丘衍,为印学奠基。其后,明之何震,发印之深邃。至于近代,印坛有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诸大师。可谓泽被后学者也。

    之于印法,明沈野《印谈》言:“制印莫难于刀法,章法次之,字法又次之。”汉因秦制而变其摹印篆法,其法方正,篆与隶相通,此之为变也。因古求变,须遵六义而得其法,苍拙圆劲脱者是也。文有朱白,印有大小,字有疏密,画有曲折,皆不可率意也。刀有十三法,收拾理当小心。

    之于印趣,可于方寸之中,吐纳山河,俯仰乾坤,寄予襟抱,宣泄悲欢。骋夫志,摇夫情也。倘将诗词入印,或可放情诗酒,追梦霓虹。沽酒向渔樵,品茗听鹂雁。旷达生于两腋,逸兴起于刃端。

    岭南印社得其要也。

    岭南印社,有山水之宏阔,有林泉之幽雅。地处穗城之东,帽峰之谷,太和之间,白云之表。得天地之气,具灵秀之神。丹霞相映,珠江围护。东揽赣闽,西观云贵,北摩云梦,南敧天涯。状胜况于岭南,集英才于海内。

    岭南印社,亭台楼阁,既有印之内涵,又有自然之精灵。西泠因山势高低,错落有致建有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卢,处西湖之畔。岭南则依山傍水,纵横联袂筑有千秋亭、名曲亭、三公印坛、四君社台、五车书屋、十里碑廊,在南国之乡。千秋亭,望千家印派,秋榜红泥。名曲亭,可铭传印业,曲度玄声。五车书屋,借荧光雪影,读诗吟诗。更三公印坛,可领略笔意刀锋,朱深白浅。十里碑廊,怀松香十里,玉石千秋。实乃是林林总总,不可尽述也。

    倘印家谈印,尽致物化。观山川之势,可得笔意。赏亭台之美,可得刀法。若挥刀勒石,神韵得之也。倘诗家言诗,尽得理趣。处江湖之远,而忧家国。步山林之幽,而生隐逸。若引亢啸歌,声情并之也。倘游人纵游,定叹迂曲有度,静谧无声。一壶酒,一杯茶,快然为之陶醉。此入岭南印社之大观也。

    立社有先后,成就有大小,岭南印社将后发而先至也。有诗云:金章紫绶春秋事,篆韵籀风吟雅篇。锦绣帽峰匀俊赏,文章古粤焕云天。时将方寸筑佳构,每把钤封作绮缘。亭阁借来闲琢月,清流为我洗朱笺。


站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