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2345分类目录 » 最近更新

最近更新 / 最近所有时间内共收录6215个优秀网站

  • 江西科技学院

    江西科技学院

    江西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并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94年的江西省高级职业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普通高职院校,改名为蓝天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改名江西蓝天学院,2009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学院。

    学校坐落在享有“英雄城”美誉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省会城市——南昌。校园占地面积2000余亩,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建有3.3万平方米的数字化图书馆,藏书230余万册。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9881人,教职员工1795人,其中专任教师1369人。学校建有标准塑胶田径场、体育馆、剧场等学生活动场所。建有汽车技术中心等200多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实验实训设备先进。建成了万兆核心、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

    学校设有汽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外语外贸(国际教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服装学院、护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共12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开设了统招本科专业39个,统招专科专业35个。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

    PageRank:5 / 10
    AlexaRank:664442
    人气指数:1418
    收录时间:2019-02-28
  • 蚌埠学院

    蚌埠学院

    蚌埠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82年的蚌埠教育学院、创建于1989年的蚌埠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97年的蚌埠职工大学,2007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三校合并升格并定名为蚌埠学院。2011年学校管理体制由“省市共建、市管为主”上划为“省市共建、省管为主”,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门人才,校友高鸿钧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校坐落在皖北中心城市——蚌埠市,现有龙子湖、张公山两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国家4A级景区龙子湖畔,校园总体占地面积1148亩,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103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约130万册。建有校内实验(实习)实训中心20个,其中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实习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下设各类实验室200多个,另有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个,校内研究机构20个。公开出版《蚌埠学院学报》,先后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精品期刊、安徽省高校学报优秀期刊。

    学校现有13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另设有安徽开放大学蚌埠分校(含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蚌埠分校、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本科专业51个,其中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省级首批人才创新试验区专业2个;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经济学八大学科门类,其中工科专业28个,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与区域行业产业发展契合度较高的学科专业体系。全日制在校生约15000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883人,其中专任教师665人,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师203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9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1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 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级教坛新秀17人,柔性引进高端人才7人。2016年学校获批安徽省首批编制周转池试点高校,我校人才工作相关经验曾被《教育部简报》专题报道,学校连续多年荣获“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先进集体”。

    PageRank:6 / 10
    AlexaRank:3695120
    人气指数:2008
    收录时间:2022-03-17
  • 江西服装学院

    江西服装学院

    江西服装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面向时尚行业,以培养创意设计、工程技术、市场推广和经营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专业性院校。

    学院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南郊,千亩校园,绿树成荫,人文景致,相得益彰。40余万平方米的校舍建筑,欧式风格,雄浑大气。霓裳宫、服装博物馆等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学院现设有服装设计学院、服装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媒学院、商学院、创业学院和国际学院,开设有本科23个专业,专科15个专业,基本形成了以服装教育为特色,艺、工、管、经、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支持建设的示范实训基地各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精品课程本、专科共8门,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2个。

    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1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7400余人。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专职教师658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41人,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214人。引进了数名有留学背景的青年老师,全校教师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大幅改善。学院还聘请了一批行业内著名专家和来自美国、日本、新西兰、韩国、法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高级顾问。

    PageRank:5 / 10
    AlexaRank:1956193
    人气指数:1421
    收录时间:2019-02-27
  • 南宁师范大学

    南宁师范大学

    南宁师范大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师范院校。南宁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是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国面向东盟十国国际大通道、西南出海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这里满城皆绿、四季常青,被誉为“中国绿城”。

    南宁师范大学的五合、武鸣、明秀、长岗四个校区就坐落在南宁的绿地青山之间,占地面积共3476.68亩。学校图书馆藏书201.4万册,另有电子图书266.5万种,合作举办1所独立学院。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学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试点学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组委托的学校,部属重点院校西南大学对口支援学校,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军训工作优秀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等荣誉。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10月的广西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同年12月改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0年7月更名为南宁师范学院,同年9月并入广西民族学院,1961年9月恢复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7月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1978年12月举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1979年2月更名为南宁师范学院;1985年5月改名为广西师范学院;1998年6月,举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2002年12月,创建于1905年的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学校;2015年1月,学校五合校区正式启用;2017年10月,学校举行了武鸣校区建设项目开工仪式;2018年11月30日,学校通过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在6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凝练出“德才并育,知行合一”的校训,培养了12万多名服务基础教育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6690人,硕士研究生1466人,专科生422人。

    PageRank:6 / 10
    AlexaRank:50052
    人气指数:1215
    收录时间:2019-02-27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坐落在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内,1979年由第七机械工业部创办,曾先后隶属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4月划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现为中国宇航协会理事单位、广西航空航天学会理事长单位。办学近40年来,学校秉承航天精神,依托航天办学、依托工业兴学,坚持“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努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致力于建设区域有鲜明特色、行业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PageRank:6 / 10
    AlexaRank:1101710
    人气指数:1264
    收录时间:2019-02-27
  • 桂林旅游学院

    桂林旅游学院

    桂林旅游学院创办于1985年,原名桂林旅游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升格为桂林旅游学院,是我国两所独立建制全日制公办旅游本科院校之一。学校现有雁山、骖鸾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1885亩),全日制在校生11900多人。

    学校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在中国大陆唯一的重点支持单位及其教育委员会附属成员单位、亚太旅游协会教育类会员单位、亚洲开发银行“高端旅游人才培训优秀合作伙伴”、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单位、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发起院校、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中国-东盟旅游研究基地、全国旅游扶贫培训基地、首批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西旅游人才小高地和广西旅游数据中心载体单位;获全国餐饮职业教育优秀院校和最佳东方旅游服务业优秀人才培养院校奖。

    PageRank:6 / 10
    AlexaRank:6182791
    人气指数:1393
    收录时间:2019-02-27
  • 广西警察学院

    广西警察学院

      广西警察学院 创办于1950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培养公安干警人才的公办全日制本科院校。学院位于广西首府“绿城”南宁市,学院占地面积1905亩,各层次专业全日制在校生4180人。是一所以侦查、禁毒、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刑事技术、警察指挥与战术等专业为发展的本科院校。

    PageRank:6 / 10
    AlexaRank:2817059
    人气指数:1302
    收录时间:2019-02-27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于1941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医院编制床位2230张(含仙葫院区),开设有:东葛院区、仙葫院区、仁爱分院及四个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东葛、金洲、建政、凤岭北)。现有在职职工3000余人,高级职称430人,博士生导师15人,博士、硕士近700人,全国名中医2人,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1人,首批“桂派中医大师”15人,广西名老中医17人,广西名中医44人,形成了全区(省)最强盛的名中医方阵,是桂派医学流派的发祥地和聚集地。

    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临床专科、学科和研究室。目前建设有脑病科、肝病科、心血管病科、儿科、脾胃病科等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脑病科、肝病科、心血管病科、儿科、针灸科等5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脾胃病、肾病科、耳鼻喉科等3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有重症医学科、护理学科等2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培育单位;有推拿学、中医儿科学、中医急诊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等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有中医传染病学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培育单位;有慢性重型肝炎解毒化瘀重点研究室和扶阳学术流派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有扶阳学术流派和黄氏壮医针灸学术流派2个国家中管局中医学术流派。医院还拥有一批区(省)级重点专科、学科和诊疗中心。在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病诊治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优势。

    PageRank:5 / 10
    AlexaRank:2547036
    人气指数:1909
    收录时间:2019-02-27
  •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1934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南宁区医药研究所,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中医药院校。201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也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高校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

    学校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产学研医紧密结合、对外交流合作优势突出,有仙葫、明秀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10.99亩。设有14个学院,3个直属公共教学部。有14所附属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地方附属医院11所),1所附设中医学校,1家校办制药厂,1所独立学院。有重阳城老年公寓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学研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991人,外聘教师161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19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67人;有博士生导师25人、硕士生导师693人。现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广西终身教授1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7人、广西特聘专家3人、广西八桂学者2人、广西“八桂名师”2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4人、广西高校卓越学者2人、广西“桂派中医大师”17人、广西名老中医18人、广西名中医64人,省级创新团队7个。

    学校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育人观,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兴校”战略。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多人,有本科专业25个,其中有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优质特色专业(群)9个、省级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6个。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3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4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4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 个。2015年以来,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中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专业认证,中医学专业认证获得教育部专家组的“完全认可”,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为6年。

    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不断提升,连续8年荣获“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PageRank:6 / 10
    AlexaRank:2793103
    人气指数:1242
    收录时间:2019-02-27
  • 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财经学院成立于2004年,由原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广西唯一独立设置的财经类普通本科高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于2010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1年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2012年成为外交部和教育部授牌的“中国—东盟金融与财税人才培训中心”,2013年成为广西特色高校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获广西高校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2016年获教育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立项、“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7年成为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现设置13个学院、1个教学部,开设51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专科生、留学生26635人,其中本科生20046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75.26%。

    现有专任教师1099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二级教授6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

    建有各类“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项目8个、省级项目49个。其中,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紧缺人才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群)2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获国家级教改项目3项,省级教学改革立项20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1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2项,省级创新创业教学成果奖3项;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全国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150余项。

    校园占地4276亩(其中武鸣校区在建),校舍建筑面积41.9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2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藏书及电子图书329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6个。

    学校注重内涵式发展,立足广西、面向基层、服务社会、辐射东盟,大力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PageRank:6 / 10
    AlexaRank:3464979
    人气指数:1434
    收录时间:2019-02-27